(通讯员 黄云 余丹)“五一”期间,中国图书馆学奠基人杨昭悊教授的外孙女黄盈女士和重外孙陈晗来谷城寻亲。
杨昭悊于1891年出生于谷城县五山镇杨家老湾村,1939年病逝于谷城,时年49岁。他有三子三女,黄盈是其二女儿的女儿。黄盈在外公去世12年后才出生,由外婆一手养大,其外婆一辈子没来过外公的家乡,引以为憾。她十二三岁就打听到外公出生在谷城县杨家老湾村,时过六十年,终于来到外公的家乡。站在杨建老湾村乡村记忆馆(原杨家祠堂),74岁的黄盈女士激动地说:“我终于实现了夙愿!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
杨昭悊(1891年5月-1939年11月), 字濬明,湖北谷城人, 近代图书馆学家。1915年 -1919年就读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经济学本科,毕业后并留在该校图书馆工作,直到1921年11月。1922-1924 学年,杨昭悊就读于南加州大学, 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其间,他还在洛杉矶公共图书馆附属图书馆学校选修图书馆学课程。1924-1925学年,杨昭悊就读于伊利诺斯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学位。1925-1928年回国后,担任北京法政大学图书馆馆长一职。1928年来到江西省立图书馆工作,主持该馆的图书整理与编目工作。杨昭悊不仅是我国第一本体系完备的图书馆学著作《图书馆学》的作者,还是第一位把日本学者田中敬的《图书馆学指南》和《图书学序论》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也是《图书馆员之训练》的译者之一。湖北省“荆楚文库”编委会出版了《杨昭悊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此次寻亲,源于黄盈的儿子陈晗在抖音刷到驻杨家老湾村第一书记刘文杰的视频,随后建立联系。通过刘文杰,结识了当地的一些领导、学者和宗亲。此次寻亲,许也、杨光波、郭芬、肖超、刘文杰、陈波、杜权成、姚龙均、姚家兵、杨大根等或提供信息,或亲自向导,或参与座谈。
母子俩寻访了杨家大院旧址、杨家祠堂、杨太夫人纪念图书馆旧址等地方。五山一中教师杜权成多年从事五山文史研究,他向客人介绍了杨家从草店迁居杨家老湾村三百年的历史,杨家祠堂捐建成学校,最后变为乡村记忆馆的情况。还介绍了杨氏历代先贤以及历史贡献,特别介绍了杨昭悊小时候的情况。母子俩详细了解了杨家老湾村的百年变迁以及杨昭悊教授在老家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母子俩带来了108张珍贵照片,杨家老湾村乡村记忆馆翻拍留存,丰富馆藏。母女俩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堰河村、杨家老湾村省级龙头企业裕满春茶业公司、全国最美家庭杜权成书画收藏馆、知青茶场等五山特色打卡地。
杨昭悊侄重外孙、谷城县政协副主席许也说:黄盈、陈晗母子俩寻亲意义重大。著名教育家杨昭恕、图书馆学奠基人杨昭悊、哲学家杨正典等一门三教授,是杨家老湾村走出的著名乡贤,更是谷城的骄傲和几代人学习的榜样,五山镇发展口号是“书香五山,茶旅名镇”,我们需要挖掘一门三教授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寻亲活动有助于双方交流,增强对乡贤的了解,弘扬书香文化。杨昭悊教授侄重孙、谷城县交通局副局长杨光波说:这次寻亲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杨家一门三教授离我们更近了,以前只是当做励志故事来听,现在感到了先辈耕读传家的文脉需要延续,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治学精神都需要发扬光大。杨家老湾村主任姚家兵说:“杨家老湾村是杨昭悊教授的故乡,我们不仅要把书香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还要努力发展经济,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文明。”

参观堰河村

捐赠杨昭悊教授珍贵照片
在杨家老湾村乡村记忆馆比对家谱
参观杜权成书画收藏馆
在杨家老湾村座谈
参观裕满春茶业
杨昭悊后人与谷城领导、专家和亲友合影
寻访杨太夫人纪念图书馆旧址